如何有效应用保养品?

  化妆品专柜里,肌肤保养品陈列得满坑满谷,令人怦然心动,你该买什么,买多少,才是真聪明?
  还记得第一次用保养品是什么时候吗?当时是否理解为什么要用保养品?还是懵懵懂懂,有样学样?

  我也曾经历,比较各百货公司DM,门一开就跑去专柜挤破头,暗自高兴买到限量商品,却没仔细想过,这些美美瓶子里装的东西,是否真能左右我的皮肤好坏。

  回想起来难免懊悔,如果早一点有正确的保养知识,我的皮肤应该比现在好。因为大量使用错误的去角质方式,造成原本就脆弱的两颊变薄,微血管扩张得更明显。

  即使不少成分如抗氧化剂维生素C、E等,作用机制已被理解,进而广泛运用在许多保养品上,却不等于它们对皮肤作用的效果完全得到证实。美国迈阿密大学临床皮肤医学副教授鲍曼(Leslie Baumann),便在2002年美国皮肤科医学会上直陈,除非厂商能够提供更有力的临床研究资料,否则这类保养品应该被视为“一罐希望”(hope in a jar)。

  鲍曼的观点或许太严苛,但对沉迷于保养品神奇美梦的人来说,不失为忠言提醒。

  现在,当百货公司寄来DM,我还是会忍不住浏览半天,比较特惠组到底便宜多少,有什么新上市的产品。但我已经学会冷静评估,哪些也许适合我,哪些只会造成浪费。我会看书、问医生、观察我的皮肤再决定,把钱花在刀口上。

  保养品并非万灵丹,单凭热情购买,并不能让你晶莹剔透;精挑细选,才能美得经济,美得有效率。

  Step1:了解你的皮肤

  透过杂志、电视、网络,化妆品公司不断承诺保养品能抚平皱纹,淡化斑点,看起来更年轻……大量的信息令人无所适从。不管在哪里买保养品,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,从了解皮肤开始。

  你的皮肤类型:

  根据表皮含水量的多寡及皮脂腺分泌的旺盛程度,一般可分为油性、中性、干性、混合性。而如果容易对外来的刺激敏感,产生泛红、发痒、起疹子等情形,则代表在上述四类外,还有敏感性的问题。虽然专柜小姐都受过教育训练,但对皮肤的生理机制,仍不如医师了解。如果你搞不清楚自己的肤质,又发现用什么保养品都不对劲,别忙着换牌子,先找个有口碑的皮肤科医师咨询会更有好。

  你的肤色:

  如果你容易晒伤也容易恢复白净,恭喜你得天独厚,但要更注意防晒,以免产生斑和皱纹。如果你是肤色较黑、不容易晒伤的人,面对现实:你使用美白产品的效果将相当有限,即使没有晒太阳,还是白不回来。

  想改善的问题:

  要先想清楚,你想预防保养避免老化?还是有面疱、老人斑、黑斑、酒糟的困扰;或想改善毛孔粗大、皱纹或黑眼圈?不管价钱多贵,不管有多传奇的故事,真的没有一罐保养品可以解决所有问题。从自己最在意的对症下药,才不会浪费时间和金钱。

  你的个人习惯:

  你抽烟吗?长时间待在阳光下?是否营养均衡,每天吃维他命;还是常熬夜,压力大?知道这事实的人不多:你的生活型态健康与否,比起外用的保养品,对皮肤的影响更大。

  Step2:透视有效成分

  保养品外盒或罐子上,贴有一张卷标纸,列着或中文或英文的陌生名词,这就是保养品的成分标示。

  为了杜绝某些厂商夸大诉求、广告不实,现在市面上所有保养品必须以中文或英文标示全成分,让购买信息更透明。

  例如美白、防晒,属于含药化妆品的范围,必须经过卫生局查验,如果产品标示中没有被核准的有效成分,却宣称可以美白、防晒,便于法不合。

  成分标示的顺序,是从浓度高排到浓度低,由此可以看出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程度,例如一般化妆水成分是精制水(aqua)排第一,占85%以上,即使添加特殊成分,比例也微乎其微,不如直接使用有效成分浓度更高的乳液或精华液。一般消费者难免认为,看懂成分标示难度不下读天书,其实被认可具有特定效果的成分有限,书店里也可以找到专业的书籍参考,只要稍做功课,记住关键词,不难判断虚实。

 

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。

查看更多: 如何 效应 用保 养品 化妆 品专柜 肌肤 保养 品陈列